森林的四个作用是什么?

宫星月宫星月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保持水土 树木有庞大的根系,能深入的土层,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另外,树冠可以截留雨水,减少暴雨对土壤的冲击,另外,落叶还有一定的蓄水功能。 据测算,一般树木可吸收水分30吨以上,湿地面积减小后,通过植树造林来保持水土是非常有效的措施之一。 2、净化水源 我们现在喝的水,一般都是经过处理之后的自来水。而在水中溶解的很多物质,其实是有害身体的,例如钙镁离子(Ca2+ Mg2+)。由于人类无法直接消化这些离子,所以只能通过肾脏代谢出体内。而植物却可以通过叶绿体将这两种阳离子合成氨基酸等物质,从而避免了身体中毒。这也是绿化水源的重要原理之一。 植物还可以去除水中的重金属元素和有机污染物等。在江河湖泊边种植花草树木,不仅可以美化环境,更重要的是可以降低水的污染程度,让我们喝上更干净的水源。

3、防风固沙 森林能够通过树冠遮挡阳光,降低气温,减少风暴带来的风力,从而起到保护农田、牧草的作用。另外,茂密的树林还增加了空气的湿度,改善了干燥地区的气候状况。 林地与裸地相比,具有更强的抗风能力。我国北方许多地方,由于过去乱砍滥伐,导致地面植被丧失,每当大风天气,沙尘暴起,漫天飞舞的尘土和沙子,给居民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而近些年,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这种沙尘天气明显减少了。

4、提供资源 现在的木材来源主要是人工种植的树种,天然林已经被严格保护了起来。但是,利用森林来解决人类的能源问题,还有很多其他的方法。比如,我国南方很多地区,可以通过采集竹笋作燃料;有些灌木丛,如荆条、枸杞,也是可以收集来当柴火烧的;一些树种像杨、柳的纤维含量很高,可以用来造纸;有些树木的树皮富含纤维素,也可以作为原料制作成板材。 除了作为燃料、造纸之外,现在很多城市都有用垃圾发电厂,就是把城市生活垃圾焚烧之后,进行发电。而这其实就是利用了森林的资源再生功能,只是把森林换了一个存在的形式而已。

瞿晓华瞿晓华优质答主

1、涵养水源。概括讲,就是保持水土方面的重要作用。因为森林有一定的截流能力,可减轻地面的迳流,以减少土壤的冲刷;同时又可吸水和净水,还可以调节和增加径流量,补充地下水和稳定流量,所以无论在抗旱或抗洪方面,森林都起着一定的作用。例如某科研单位对不同植被类型保持水土能力的研究结果,水土流失量按裸地对比为100%,结果表明,有针阔混交林者为0.1%,即仅为裸地的万分之0.1;阔叶林为0.5%,竹林为0.6%,荒草丛为7.2%,灌丛为8.2%。可见阔叶林、混交林保持水土能力最强,灌丛次之,林下无草或疏林和幼龄林则保持水土能力较差。此外,有实验证实,在水土流失地区,按当地降雨强度,有林地与无林地土壤流失分别为1.3吨/平方千米和10228吨/平方千米,相差竟超过8000倍。在防洪方面,据资料介绍,长江流域现有森林面积940万公顷,按现有森林蓄积量计算,可贮水200多亿立方米,相当于100多座(100吨级)水库的容量。长江流域1954年特大洪水,据沿岸10省(市)280个县(市)初步统计,受灾人口达4000万以上,农田2.33亿亩被淹,水土流失量一般为1015吨/公顷,最大的达37.5吨/公顷。

2、防止风沙。因森林本身可以防风固沙,所以绿化带可用来防风,保护当地免受风沙袭击。例如,华北地区有西北风,所以当地农田防护林带以西北向(即与风向垂直)较为合适。又如,宁夏灵武县马太沟流沙丘,通过营造防沙林,据调查,1955--1962年5月间,林外流沙以每年16.77米的速度前进,对村庄、农田以威胁,1962年6月营造防沙固沙林38.9公顷后,沙丘固定速度加快,1965--1968年流沙前进速度减缓为5.08米/年,1974--1975年只前进0.34米。再如,包头市由于当地工农业逐步发展,使流经该地的黄河南岸36千米的黄河滩上,原植被逐渐破坏,加上黄河经常改道和当地大南风的吹蚀,使黄河沿岸逐步形成风沙带,对包头市造成严重威胁。1959--1978年,在沿黄河滩上营造了3000公顷乔、灌、草相结合的防护林带,从而使林间风速下降54.1%;包头市区降沙减少50%,大大减轻了风沙对城市工矿的危害。

3、调节气候。这是因森林本身有吸收二氧化碳呼出氧气;吸收有害气体;吸收灰尘;吸收噪音和蒸散热量(即蒸发水分散失热量)的能力。例如,林内氧浓度比林外高14.5--18.2%;1公顷林木1年可吸收140--180吨二氧化碳,放出110--130吨氧气和吸收20--60吨灰尘;乔木林对声音的吸音率为41.6--60.3%,灌木林为10.8--25.1%;林内气温比林外低1--5度;湿度相对比林外高10--20%等。又如,1975年12月在美国洛杉矶召开的一次环境会议上,专家们研究认为,目前城市中人的平均寿命比农村短13%的原因主要是噪音的危害所致。如若消除噪音就可使人类平均寿命延长5--20年。而绿化就可大大吸收噪音。再如,在气候干燥和气候炎热地区,更适宜于营造水源涵养林和防护林。

4、预防疾病。这是因上述第3条的综合作用而言。因为温度、湿度适宜和含氧量高使人感到凉爽;粉尘和噪音减少,对呼吸道和神经系统影响小;适当增湿和吸收噪音,减少了霍乱弧菌、痢疾杆菌和伤寒杆菌存活率和流行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