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内在儿童?
“内在儿童”是指个体通过记忆、想象等心理过程,对过去生活中的经历进行重构和再现的虚拟人格。
1985年,心理学家卡尔森和罗丁首次使用这一概念。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对过去的思考;和(2)对未来的担忧或规划。 尽管“内在儿童”是主观的体验,但研究证明其具有普遍性——全世界的人们在回忆过去时都会有偏差,总会给过去一些原本不存在的“高光时刻”,也会把以前的一些痛苦经历抹去或者弱化。
当我们回忆童年时代,那些快乐的、成功的记忆总是会浮现在我们脑海之中。我们可能会忘记曾经因为犯错而受到父母的惩罚,可能忘掉曾经被邻居嘲笑或是考试没考好,但我们不会忘记自己的生日是怎样的,也不会忘记自己得到了一个心爱的玩具时的喜悦之情。 我们对自己的未来也总是抱有美好的幻想,我们会想着自己长大了一定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会想着等到60岁退休了就去环游世界,然而现实总是不尽如人意。
有研究表明,成年期的不幸遭遇可能会削弱我们的“内在儿童”——比如经常遭受虐待的人,会比一般人更少地想起小时候愉快的情景,从而更容易沉浸在痛苦的心情中无法自拔。但也有例外情况,如果一个人在童年时期备受关爱,那么即使后来生活不幸,他/她也不会放弃自己对“内在儿童”的美好想法。 虽然“内在儿童”会受到后天因素的影响,但它本质上仍然代表着我们内心最纯粹的快乐和向往。就像一个人小的时候都做过飞天的梦,然而最终有多少人能够实现这个梦想呢。
“内在儿童”就像是一个隐形的天使,永远守护着我们的心灵,给我们力量去面对未知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