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芪和黄芪的作用区别?
红芪,又名云南黄芪、滇黄芪等 。为豆科草本植物异翼黄芪的干燥根。主产于云南省,甘肃、山西等地亦产。[1] 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消肿的功效。用于气虚乏力、水肿、糖尿病。 黄芪是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属于药食同源的补益中药材之一。其性味甘,微温;归脾、肺经。主要功效是益气健脾、利水消肿、补血养血、提高免疫力等功能。
一、来源差异 从来源上看,红芪是豆科草本植物异翼黄芪的干燥根部;而黄芪是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者膜荚黄芪的干燥根部。
二、形态不同 红芪(图)黄芪(图) 三、性味归经 红芪:甘,平。归脾、肺二经。 黄芪:甘,微温。归脾、肺经。 四、功效主治 红芪:益气补虚;活血止痛。主治气虚乏力、食少便溏、肺气肿、脉管炎、子宫脱垂。 黄芪:补中益气;治表虚自汗;脾虚泄泻;血虚萎黄;气血两虚;肺气肿。 现在一般认为,红芪是黄芪中的精品,作用效果更胜一筹!临床上常用于气虚乏力、肺痨咳喘、糖尿病足、骨质疏松等疾病。
①《中国药典》:“补气固表,利尿消肿。用于气虚乏力、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小便不利、糖尿病。”②《河北中药手册》:“治肾炎浮肿,蛋白尿,血尿,糖尿病。”③上海中医学院主编《方剂学》:“治气虚乏力,胃下垂,肾下垂,糖尿病等症。 ④《陕西中草药》:“治糖尿病,甲状腺腺瘤。”⑤《吉林中草药》:“治糖尿病。”⑥《辽宁常用中草药单验方选编》:“治冠心病,风湿性关节炎,骨髓炎。”⑦《山东中药》:“治神经衰弱,血管神经性头痛,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⑧《中华本草》:“治脾胃虚弱,肾脏亏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