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除颤的作用原理?

乌娅菲乌娅菲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说到这个,我得好好说道一下。 人体的血液循环是非常精密的,简单来说就是血液在全身各处不停地循环流动(当然,这里没有考虑体液和淋巴液等);同时,在人体的心脏和血管里,还有另一种东西在不停运动着——电解质。 这些运动的液体主要是由心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血小板等产生的,主要包括钾离子、钠离子、钙离子和一些酸碱物质。它们通过被动转运(单纯扩散)吸收或释放到血液中,然后随着血液循环到达身体各个部位。 当这些电解质到达心肌细胞时,会通过电压驱动使钙离子进入细胞内形成细胞内钙升高(我们一般测的血清钙正常范围是2.15-2.75mmol/L,而细胞内钙高于血清钙约30倍,如果低于该数值就要小心了哦!)。

当细胞内钙达到一定浓度后,就会激活多种酶,而这些酶又会激活更多的蛋白分子,最终使得心肌收缩蛋白被激活导致肌肉收缩。所以可以说“有钙才有肌肉收缩”。 但是,当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例如室性心律失常或者急性心梗,心肌细胞无法得到兴奋-收缩偶联信号,虽然细胞内钙升高,但心肌并不收缩;相反,由于电信号消失,如果去刺激某些自律神经,可能还可能导致细胞内钙下降...

所以说,在心跳骤停(室息性死亡)的时候,如果及时给予患者肾上腺素等药物,可以暂时性地“扭转”这种异常情况,使心脏重新启动,这也许就是除颤器工作的基本原理吧。 不过目前临床上使用除颤器多用于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等严重情况。至于室上性心律失常,虽然也常发生猝死,但由于起搏点不在心室,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要处理得当,症状可迅速缓解。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所有心脏疾病都适用除颤治疗,如甲亢性心脏病心脏增厚,就很难奏效。

艾倪耘艾倪耘优质答主

心脏除颤的作用原理:

心脏除颤在平常生活中不常见,实际上,心脏除颤也是有它的作用和原理的,心脏除颤其实在很多常见的的影视图象中都有应用,只是人们往往很少关心而已。除颤其实质就是使用一定的电流通过心脏以纠正不正常的快速心律,使其恢复为正常协调的心脏节律,达到抢救生命的目的,除颤的适应证是心室颤动和室性心动过速。

电击除颤其实是人类应用生物电的最有效、最安全、最成功的佳例。除颤器由主机、电容器放电电路、心电监测电路、电极板5个部分组成。除颤器输出的功率可达230W,最大输出电压3750V,输出能量为70-400J。

除颤时将适度的高压脉冲电流经过两个电极片在病人心脏部位瞬间释放,高电流产生的强脉冲可以瞬间改变心脏的生物电兴奋性和传导性,使室颤终止,并且能恢复窦房结正常的主导功能。由于除颤时有比较强的电流通过人体,因此在进行电击除颤操作时要注意保护自己,防止触电,同时也要避免第三人在机工作时同时接触病人,除颤过程要严格遵照操作规范进行。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