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隋春景隋春景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病情分析: 防风,又名风苓、回魂草等,为抗过敏中药。性味甘温,归脾、胃、肝经。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宣肺止咳,祛湿止痒之功。临床上常用于治疗伤风感冒、风湿痹痛、咳嗽痰多、湿疹瘙痒等病症。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防风主要有以下生理活性: ①抑制免疫反应,可用于治疗免疫性疾病.②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炎性渗出,减轻组织水肿,因此有抗氧化、抗衰老之功效;对中枢神经系统也有一定保护作用,能缓解急性炎症引起的脑缺氧症状。③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加白细胞数量,促进抗体形成而发挥抗感染作用。④具有类肾上腺激素样作用,可缓解过敏性疾患所致的支气管痉挛,消除粘膜水肿,改善气道阻塞,故对哮喘病亦有预防作用。⑤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脂水平,从而防治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⑥还具有镇咳祛痰,平喘的作用,主要用于风寒感冒,对于慢性支气管炎亦有一定疗效。

专家小贴士: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九味羌活丸”“正柴胡饮颗粒”以及“小青龙合剂”等中成药,大多是以“九味羌活汤”或“正柴胡饮”为基础方加减化裁而成的。这些处方中都含有防风这一中药材,因此患者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不要盲目加大剂量,以免带来不良反应。 对酒精过敏的人慎用!

充佳昂充佳昂优质答主

发散风寒,胜湿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风湿痹痛,四肢挛急。

1、发散风寒:本品辛散苦泄温通,外散风寒,内消痰饮,为风寒发表要药。治风寒表证麻黄汤、桂枝汤、九味羌活汤以及《和剂局方》紫苏饮,皆用本品。而以其走窜通达肢体,故又为风寒湿邪侵袭肢体,周身酸痛之要药。《素问》“太阳疟”、“湿疟”皆治用“大骨虱”、“索缕白芷”等同煮膏药;汉张仲景《金匮》乌头汤、乌头赤石脂丸、乌头桂枝汤,《外台》周痹膏方、《圣惠》杜仲丸亦皆用之。《圣济总录》用为散寒止痛之剂,治下元、腰脚或两臂虚寒作痛,有温经通络、止痛之效。《卫生宝鉴》以乌头配当归、细辛,治两足无力,为风毒流注之症者。《本草纲目》载乌头“煎汤洗恶疮秃疮”,《冯氏锦囊秘录》乌药散以乌头配人参、大黄等,为荡涤肠胃垢腻、通调二便秘结、乌发之方。《扶寿精方》乌头烧存性,醋调敷掌心,以治阴毒伤寒;内服则用葱白酒,或人参汤调下,有回阳通脉、散寒定痛之效。《笔花医镜》乌头散以本品配干姜、甘草,治寒疝疼痛。《和剂局方》乌附丸,用之配附子、熟地、当归、白芍,治肾经虚寒及阴毒,症见下元、腰膝虚寒作痛。

2、祛风止痛:本品辛热通窜,善祛风寒湿邪而有镇痛止痛之功,故为治疗风寒湿痹以及跌打损伤,瘀肿疼痛的有效药物。如《名医别录》谓:“除诸冷、心腹、寒痰、风头痛”,《日华子本草》谓:“治心腹气痛,奔豚肾气,筋骨疼痛”。《外台》乌头汤与《圣惠方》乌头丸,皆用乌头与麻黄、甘草、芍药,为祛风散寒止痛之剂。《和剂》乌药散,与大黄、槟榔、木香等同用,有通便逐痰、乌须发之效。《济生方》回阳散,乌头配伍肉桂、吴茱萸、生附子、熟附子研末糊丸,温经逐寒,主治寒疝腹痛及诸虚冷疾。

3、外用解毒止痒:制乌头研末外掺治痈疽恶疮、顽癣、瘙痒、疥癞、麻风、狐臭(包括足臭)、脱肛、痔疮等证。《本草正义》:“乌、附,辛热通阳,有彻上彻下之功。乌头治手足厥阴肝胆经之寒痰、湿邪,以除筋骨痹痛”。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