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说到桂枝,人们第一时间会想到桂枝汤,桂枝在方剂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而在中成药中,常见桂枝颗粒、姜桂茶等,也都有桂枝的身影;在化妆品中也有以桂枝为主的护肤品,可见桂枝的应用之广泛。 桂枝是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主产于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归经 辛、甘,微热。归心、肺经。
功效与作用 发汗解表、温经通阳。用于外感风寒,寒凝气滞,瘀血痹阻经络所致的头痛身疼,发热恶风;太阳病,脉浮而缓,自汗出,发热不恶寒者;胸胁苦满,咳喘痰多。 对于素体阳虚之人出现肢体疼痛、怕凉、全身乏力、自汗、大便稀溏等情况,可以使用桂枝进行治疗。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桂枝偏于温热,如果有血燥、血热的情况就不宜服用。
使用注意 阴虚血燥、血热妄行者慎用。《药典》中记载:“孕妇慎用”。 现代研究证明,桂枝具有镇痛、解痉、抗过敏和抗辐射损伤等作用。还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保护心肌细胞和神经传导功能,从而起到抗氧化、抗衰老的作用。
散寒解热 桂枝能温通经脉,祛散寒邪,并能助阳化气。若治伤风表虚,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或疮疡初起而有表证者,可配伍白芍、生姜、大枣同用,如桂枝汤;若风寒感冒,症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等,可与麻黄、葱白、生姜等发散风寒药配伍应用,如麻黄汤、桂枝汤。
桂枝祛寒止痛功效甚佳。治因寒而致腰部冷痛,可与杜仲、小茴香、附子等配伍,以增强散寒止痛之力;若寒凝经脉所致妇女痛经,可与乌药、当归、延胡索等同用,以行血散寒止痛。
通阳散寒
可用于脾阳不足,痰湿壅盛之泄泻,可与乌头、赤石脂、黄连、干姜同用。
治胸阳不振,痰饮阻滞,胸痹心痛,若治胸阳不振,寒凝气滞之心痛,可配瓜蒌、薤白同用,若寒甚者配伍附子、乌头;治中寒肝逆,胸胁或少腹刺痛,遇冷加重,可与五灵脂、蒲黄、没药、乌头、干姜配伍,以散寒通滞,活血止痛。
温通经脉
又可通利血脉,常用于血凝气滞所致的痹证等,可与地龙、鸡血藤、秦艽等药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