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拉肚子怎么办?
腹泻病是非常常见的儿童常见病、多发病,7岁以下的孩子每年平均腹泻3-5次,可以说腹泻是孩子从牙齿萌出到青春发育之间的一个生理性特点。当孩子的大便性状与平常发生改变,比如大便变的稀、次数变多,每天排便3-5次甚至更多,需要考虑孩子发生腹泻。
治疗腹泻,一方面需要化验大便常规,排查有没有病理性的因素,比如病毒、细菌、真菌等,针对病原进行针对性治疗。另外,需要进行饮食调整,腹泻的时候孩子可以进行正常的母乳喂养,如果是进行人工喂养可以使用腹泻的奶粉(无乳糖的配方奶),因为腹泻之后孩子可能继发乳糖不耐受,用普通奶粉可能会加重腹泻。另外对于拉肚子的孩子,需要使用一些肠道微生态的调节剂,也就是平常所说的益生菌,进行肠道功能的调节。如果腹泻比较严重,孩子出现脱水症状,一定要及时治疗甚至住院治疗,腹泻重的患者治疗一般7-10左右基本能够痊愈。
秋季腹泻具有一定的流行特点,每年从8月份开始会有小的爆发,从9月份开始逐渐进入高峰时期,11月份基本结束,12月份会恢复到平常。导致秋季腹泻的病原主要是轮状病毒,因为轮状病毒在显微镜下呈球形,有12个放射状的条纹,外形像车轮样,所以称为轮状病毒。轮状病毒从外表看上去无色、透明,所以叫“秋季腹泻”,如果大便性状改变,蛋花样、水样或者是有白色的块状物,考虑轮状病毒感染,也可以通过大便常规、大便轮状抗原排查。
引起婴儿腹泻的原因是很多的,饮食是造成腹泻的重要原因,比如新生儿如果母乳不足,用乳制品进行人工喂养或者混合喂养,有可能会因乳制品的成分与母乳存在差别,发生胃肠道功能的应激反应。另外对于其他原因,比如秋冬季的轮状病毒,也会导致腹泻症状的发生,出现蛋花样的大便。轮状病毒感染是自限性疾病,一般不需要用药,通过母乳喂养以及合理的护理就可以痊愈。但是出现腹泻症状后,一定要注意,如果孩子有便血或者腹泻伴有高热,一定要及时就医,避免出现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