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是起什么作用?

东星星东星星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中医理论中,脾是一个功能器官而不是一个实质性的器官。 这是因为在中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认为,“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气”。意思是脾脏的功能是在五行之中属土,负责运化水谷精微,供应给全身的需要。在四时之中,它具有春夏和阳气升发的作用。 在《黄帝内经》成书以后,后世医家对脾脏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做了进一步的阐释。其中对脾的作用归纳得最全面的是明代医学家李梴,他在《医学入门》中说: “脾者,完血、化气、生津、润燥、主肌肉、宜粮食,故曰脾为后天之本,胃之门户,五脏之气,皆禀于脾。” 李梴这里不仅将脾胃联系起来讨论,还强调了脾主肌肉、主运化的作用。这些论述都反映出了中医对脾的认识从功能到形态上的进步。

现代科学证明,中医所说的脾实际上是由多条经脉汇集而成的内部结构和功能单位。这个结构叫做内脏运动神经节(肠神经系统),它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 这个内脏运动神经节有两大功能:一是感受器功能,二是发出传出神经,影响胃肠道平滑肌的活动、肠激素的分泌,以及消化道括约肌的运动等。这些都可以由大脑皮层加以调节控制。 所以,中医所说的“脾”实际上是包括脑、脊髓、胃肠壁等多个结构和多个系统的功能综合。 但中医所强调的“脾”的主要机能是饮食消化与吸收,即消化吸收营养物质。因为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是由小肠吸收,而小肠又受脾气虚的影响,因此说脾虚则营养不良。这是中医理论中脾的主要功能之一。 另一个主要功能是主运化,也就是运输体内新陈代谢废物,特别是水湿浊毒的代谢产物。这些都是符合西医对脾的认识和检测的。

总之,中西医对脾的认识各有侧重,但它们是相互补充的,并非相互排斥的。

修昭媛修昭媛优质答主

在中医的理论中,人体有气、血、津液,脾的运化功能是把人体所需要营养从食物中吸收,如谷气、营气、卫气等大部份都是通过通过脾的运化而来,因此脾在人体里就象田地能不断的产生这些物质。如果脾这个“仓廪之官”虚弱、不能正常的运化,就会出现津液不能正常的利用而导致的痰湿、水湿。

中医所讲的脾是人体的功能、而不是某个具体器官,它包括的消化、吸收、运输等,比西医所说脾的生理功能大得多。中医所说的“心、肝、脾、肺、肾”与西医里的是不一样的,这些名称仅仅是借用。

“脾虚”是中医的一个名词,中医的“脾”不单指西医解剖的那个脾脏,它是一个功能的系统,包括胃肠等脏器。

“虚”也是中医的一个名词,不单指瘦弱,它是一个综合、复杂的概念。

所以中医的“脾虚”不能等同于西医的“脾虚”。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