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星有什么副作用?
我奶奶80了,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前几天感冒发烧去医院医生给配了头炮和左氧氟沙星还有咳特灵,吃药第二天开始说头晕目眩站都站不稳,第三天就昏迷不醒了。去医院检查说是副作用,已经输液两天了现在还没醒!我很担心!请问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怎么解决的?(女 70岁)
回答:老年病人,特别是同时伴有严重基础疾病(如重症贫血、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的老年人,在使用抗生素尤其是喹诺酮类药物时应格外慎重,用药前应先进行药物敏感试验或其他相关实验;对于需要使用较高浓度、较大剂量的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的病人,应严密观察患者的反应,一旦出现中毒症状应立即停药,并给予相应处理。 目前认为,老年患者应用喹诺酮类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消化不良等,另外还可引起头痛、头昏、嗜睡、感觉异常、肌肉震颤、共济失调等神经系统症状以及皮疹、瘙痒等过敏性反应。
虽然老年患者应用喹诺酮类药物时可能发生以上多种不良反应,但多数较为轻微,且多可自愈,除应及时停药外,一般无需特殊治疗。
符谚优质答主沙星类药物的副作用:
(1)光敏感:几乎全部沙星类药物均有可能发生光敏感现象,发生率约0.3%-3%,多在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1-2天发生。中、重度光敏感的高危因素包括老年人、女性及静脉给药等。因此接受沙星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应避免或限制日光及紫外线直接照射皮肤。一旦发生光敏感,局部除出现皮疹外,还可伴瘙痒、烧灼或刺痛感。可立即停用沙星类药物,避免光照,给降温、外搽皮质激素软膏、抗组胺药等相应的对症处理,皮损大多可迅速消退。对光敏感反应的预防,主要在于避免接触紫外线和日光,必要时可服用抗组胺药。
(2)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2.3%-9.7%,大多数无需处理可自行恢复。偶有严重的甚至导致患者死亡的伪膜性肠炎发生。有报道口服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治疗伤寒或副伤寒过程中,可能发生出血性结肠炎,可能与抗生素引起肠道菌群紊乱,难辨梭状杆菌大量繁殖有关。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症状多较轻微,如失眠、头晕、头痛、焦虑及轻度神经质表现,一般无需治疗即可自行消失。有少数患者可出现感觉异常、轻度兴奋、噩梦、惊悸不安、发热、意识错乱、抑郁、痉挛,偶有报告重症肌无力、癫痫发作及脑病发生。绝大多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多见于肾功能减退、老年、同时使用其他具神经毒性药物的患者,也可发生在治疗过程中液体摄入量不足及同时使用利尿药的患者。重症肌无力、癫痫、脑部病变或精神病患者应避免使用沙星类药物。
(4)心血管系统症状:多见于静脉给药速度过快时,可引起心律失常或低血压。山桃哌晴静脉注射过速可引起室性早搏和室上性心动过速,大鼠实验发现其静注后产生室性期前收缩和心室颤动,静脉滴注后可产生窦性心动过速。莫西沙星可致Q-T间期延长,诱发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5)血液系统症状:罕见(发生率<0.1%),可有溶血性贫血、急性肾衰竭、粒细胞减少及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并发症。有特殊基础疾病的患者(如镰状细胞性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应用沙星类药物后更易发生血液系统症状。因此,严重贫血、镰状细胞性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患者应避免使用沙星类药物。血液系统症状发生后应立即停药。患者如需再次应用该类药物前,应注意询问药物过敏史,测定血红蛋白及凝血酶原时间,并进行血小板、尿常规及肾功能监测。
(6)肝功能损害:在所有沙星类药物中,均有引起血清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或胆红素轻度升高的报道。多与患者用药后发生腹泻有关。可自行恢复正常,一般不需处理。肝功能不全患者对沙星类药物的血消除半衰期会延长,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该类药物。
(7)关节和肌腱症状:动物实验发现,18岁以下儿童服用沙星类药物后易发生关节病,但目前尚无确切证据表明沙星类药物亦可引起人体关节损害。沙星类药物引起肌腱病变,尤其是引起腱鞘炎和肌腱断裂的报道近年来明显增多,应引以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