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疫苗起什么作用?
1. 主动免疫——预防
自1982年重组DNA技术的应用至今,各国科学家先后建立了各种基因工程技术,生产了多种基因工程疫苗,包括乙肝疫苗、HPV疫苗等;然而,这些疫苗的问世并广泛推出市场运用,都离不开最初的狂犬疫苗。
1980年和16年之后,分别在美国和日本开始接种用细胞培养的疫苗,使疫苗产量大大提高,价格明显下降(下降了十倍之多),为众多国家所购买和使用,从而控制了狂犬病在全世界的传播蔓延。
我国生产的狂犬疫苗,主要是“Vero细胞培养”工艺,此外还有使用“地鼠肾细胞培养”的,以及“细胞培养结合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病毒抗原而制成的检测用品——“胶体金标记狂犬病抗体诊断试剂盒”等等。
无论是哪种制剂,都是通过刺激机体产生抵抗力来起到预防作用的。 接种时间:被动物咬伤后,应立即清洗伤口,并尽快注射疫苗——越早越好!首次注射疫苗的最佳时间是24小时内。如果第二针或第三针超过这个时间,只要及时补种,不会导致前功尽弃。不过,提前注射疫苗可使机体提前获得抵抗能力,在特定情况下,可能更有利。比如去犬疫苗不太普及的地区旅行时,提前接种疫苗即可让体内有抗体存在,一旦遇到犬类野生动物,可及早防范。 注射后,人体会立即获得对抗病毒的抵抗力;随后几年内,血清中的抗体水平保持不变,而疫苗的作用则持续数年甚至更久。
目前我们使用的疫苗主要作用是“被动免疫”——治疗
当人被狂犬病毒感染的动物咬伤后,应及时对伤口进行清洗消毒,并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同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免疫球蛋白,以“被动免疫”的方式来预防和减轻疾病的发生。
对于发病者而言,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疫苗可用于辅助治疗,以延缓病情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患者产生了疫苗接种反应,也应完成整个剂次,以防复发。 如果在暴露后的第3天至第7天内接种疫苗,尽管可以防止疾病的传播,但已感染的动物不能清除其体内的病毒,疫苗接种只能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