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几个月才有心跳?
如果是在医院检查确定怀孕,并且做了B超看到胎心搏动的话,一般情况下是5到7周之间,但是也有特殊情况存在。 正常情况之下,妊娠早期(12周以内),超声检查可观察到心脏结构及搏动。孕6~8周左右,心脏已形成,初始的搏动微弱,且不规则;到了孕9周,心律变得规则而明显;孕10周时,胎心率维持在每分钟130至140次。
不过,也有一些例外的情况,例如孕12-13周才第一次听到胎心,或者是一直都没有听见。对于这种情况也不用过于紧张,只要做好定期产检,密切观察胎儿的发育状况即可。 一般孕期监测胎儿宫内状态主要依靠超声检查,尤其是早中期妊娠时,可以通过观察胎儿头臀长度、胎儿顶臂长度以及胎盘位置、羊水深度等判断胚胎发育是否正常。
有些情况下,比如孕妇本身的基础疾病需要服用药物、接触有害化学物质或放射线以及吸烟饮酒等,可能导致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或其他缺陷。 如果发现胎儿异常,应先咨询临床医师,必要时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再考虑是否继续妊娠。
在孕期如果发现宝宝有异常的情况,可以进一步做羊水穿刺来确定宝宝的发育情况。
怀孕几个月才有心跳,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实际上,我们指的是胎儿的心跳,而不是怀孕的时间有心跳。在怀孕的发展过程中,分子大小的胚胎在怀孕一个多月,大约排卵后3周(实际一周左右,也就是排卵后的4周左右),大约有7-8天的时候,可以被超声看到高空鼓状膨大,这是胚胎正在形成,神经系统及其主干,即神经管,开始形成。到了怀孕的第二个月(大概是在排卵后的4周左右),胚胎的脑子和人整个世界开始产生神经多的搏动,我们可以用超声波听到微弱的声音,这就是胎儿的心跳,或者是神经管发育过程中的类似心跳的表现。在胚胎早期,用这个方法记录的声音类似“霍诺”(Hade,或者hooono),所以常常被称作“霍诺”,一直到B超有更先进的技术,才能够更加准确地记录和描述声音。
然而,注意的是,这只是对于胚胎心电活动的听力,并不是怀孕月份。为了更准确描述这个过程,最佳方法是使用超声技术描述和检测这个微弱的搏动,而不是听力。所以,准确地说,应该是怀孕两个月(大约11-12周)后,经过B超检查,可以听到了胎儿的心跳,或者说是神经管的搏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