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前儿童的思维?
这个问题我刚好最近写过专栏,复制过来供参考。 什么是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信息的加工处理过程。这一加工处理过程主要包括信息、知识、思维和意志四大要素。其中信息和知识是构成思维的素材,只有经过人类的思维才能变成我们的知识和能力。而意志是对思维的有效控制,没有意志的人无法进行有效的思维。可以说思维是上述四个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 那么,思维是怎么产生的呢?首先要有信息这一原材料,其次要对信息进行必要的知识加工,最后形成稳定的思维才存在。
因此我们要想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就必须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一)获取丰富的信息 是思维产生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因此要想激发幼儿的思维,我们就得为幼儿提供大量清晰的、具有实际意义的信息。 那怎样才能使获取的信息丰富且有意义呢? 首先要遵循幼儿的认知规律,将大块的知识点分解成若干小块,然后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对幼儿进行知识的普及。
举个例子,比如向幼儿介绍一个关于植物的知识点,我们可以先让幼儿仔细观察照片上的花朵,然后请幼儿描述自己看到了什么。随后让幼儿说出自己和他人看到不同的花色可能是什么感觉。最后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帮助幼儿找到不同的原因(科学解释)。整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引导幼儿主动地观察、分析和思考。
除了知识的科普之外,我们还要有目的地给幼儿提供解决问题的机会。可以是由幼儿提出问题,然后老师给出答案;也可以是由老师提出的问题,需要幼儿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提出与解决都可以进一步启发幼儿的思维,并增强幼儿逻辑思维的能力。
(二)知识的构建 前面我们说了要提供给幼儿丰富的信息,但是光是获取信息对幼儿来说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加以正确的“建桥”,这样才能使幼儿的知识体系更加完整。 如果把获得的信息比做“砖瓦”的话,那么知识就是这些砖瓦砌成的“墙”。只有“墙”牢固了,思维这座“房子”才不会塌。
为此,我们在幼儿获得信息后,有必要帮助他们建立相应的知识网,并把获得的零散信息用主题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既能保证知识结构的完整,又能方便幼儿后期的复习与整理。
(三)训练思维的技巧 思维作为一种综合能力,绝不是单方面就能促使其形成的。我们需要在培养和锻炼幼儿思维的同时,注重其他综合能力的培养。因为思维能力的发展依赖于多个敏感期的共同作用。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幼儿进行提问,让幼儿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就在无形中锻炼了幼儿的口才能力。又如,为了让幼儿思维更具有逻辑性,我们可以有意识地鼓励幼儿多进行辩论和演讲,以此加强幼儿的逻辑思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