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是什么?

仲淑贤仲淑贤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黄芪属补益类药物,为豆科植物黄芪的干燥根茎。主产于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具有补气升阳,生津养血,行水消肿的功效;主治气虚乏力、阴虚盗汗、脾肾阳虚、肺气虚弱、疮疡难溃等症。 其作用主要有:

1、扩张血管: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黄芪可使冠脉、脑血管、外周动脉等动脉扩张,还具有轻度降压作用。

2、抗氧化:黄芪含有人参皂苷、多糖等多种活性成分,均具有抗氧化作用,能消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

3、增强免疫力:黄芪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主要表现在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特异性免疫功能。 还有护肝、抗菌、镇痛、镇静、抗惊厥、降压、利尿、促进伤口愈合、调节血糖浓度、降血脂以及抗肿瘤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等作用。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等疾病。

对于肿瘤患者因放化疗引起的白细胞降低也有很好的提升效果。此外还可以改善冠心病、糖尿病等症状。

【服用注意】

1、中满腹胀者不宜服用。

2、感冒发热者暂停服用。

3、经期妇女和孕妇禁止服用。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黄芪能够增大甲状腺素的分泌量,因此甲亢病人也不宜服用。 如果您正在服用其它药品或准备服用其他药品,请务必提前告知医生,以免药物之间相互产生不良反应。

杭忠金杭忠金优质答主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同属植物膜荚黄芪的根,主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吉林、辽宁、陕西、河北等地。豆科植物黄芪的干燥根。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土,晒至六七成干,理直,晒干,忌暴晒。

中医认为,黄芪性味甘、温,归脾、肺、肝、肾经,有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水退肿、生津养血等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自汗、表虚,以及内脏下垂等。中医常用黄芪来固表止汗,主要是取其补气的作用。由于气能固表摄汗,用黄芪来扶助正气,可以加强表虚不固、卫表不密的机能,从而能缓解气虚自汗或盗汗的临床问题。

黄芪使用注意:

1、忌与枣仁、银花、赤练、地榆、茯苓同用。

2、麻、桂、五加皮为之使。恶莱菔子、五灵脂、白鲜皮。反藜芦。

3、黄芪有收缩子宫的作用,孕妇应谨慎使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