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珊瑚有什么作用?
一、药用价值 1.抗感染 《药典》记载,红珊瑚具有清热解毒,安神定惊的功效,用于治疗急性咽喉炎、扁桃体炎、急性气管炎和急性肠炎等。现代药理学发现,从红珊瑚中提取的酸类物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等有较强抑制作用;红珊瑚水溶液还可抑制结核杆菌的生长繁殖,因此临床上常将之用于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2.抗氧化 人体内的自由基是一种含有未配对电子的原子或基团,能够攻击细胞膜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造成脂质过氧化,损伤细胞功能。而红珊瑚中含有的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组成成分,可通过消除体内的自由基而起到抗衰老的作用。有研究证明,从红珊瑚中分离得到的糖类化合物能够通过胰岛素信号途径,降低血浆胰岛素水平,从而起到调节血糖的水平;还有研究发现,该化合物能够有效预防由于四氧嘧啶引起的大鼠糖尿病模型的胰岛β细胞的损伤,因此对于糖尿病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红珊瑚还具有降血压和降血脂的作用。
二、美容养容作用 红珊瑚被称为“可以吃的化妆品”,除了上述的药理活性外,其还有改善皮肤状态的功能。《海药志》中有记载,红珊瑚可治面部皱纹,用做面膜敷脸,能够起到滋润皮肤、防止衰老、美容养颜的效果。 现代研究中,对红珊瑚的美容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表皮生长因子上。有研究通过体外培养人角质形成细胞,发现红珊瑚提取物能够刺激细胞的增殖分裂,促进细胞的分化,进而使细胞呈现出向上向外的生长趋势,这与真皮层纤维母细胞的胶原合成与分泌存在着密切的正相关关系。
还有研究表明,红珊瑚可以通过胰岛素信号通路控制眼睫状肌的收缩,能够改善眼睛的视觉功能,对于缓解近视、远视、老花等都有一定的功效。
珊瑚有红色、白色、黑色、蓝色、绿色等类,其中以红色珊瑚最为珍贵。红珊瑚色泽艳丽,品种丰富,有晶红、桃红、洋红、深红、朱红等颜色,有手镯、项链、耳环、戒指、发钗、手坠、摆设等造型,以及各种珠子和精巧的小件工艺品。珊瑚是一种象征富、贵、吉、祥的稀世之珍。红珊瑚是吉祥昌盛的象征,自古以来深受人们的珍爱。民间一直将珊瑚作为吉祥之物,特别是红珊瑚,人们称为“血宝”。旧时达官贵人之家,也流传有“家中有珊瑚,代代不贫穷”的民谚。在我国古代的传说中,凤凰有五宝,珊瑚是其中之一。民间则有“树熊出世,红珊瑚显祥”之说。把珊瑚作为吉样宝,还有许多典故。据《珊瑚古今谈》记载:《说岳全传》第七九回中有这样一段:金兀术的夫人金太婆病入膏肓,太医诊脉后说此病唯有红珊瑚才能治。张邦昌就派人到江南找来一枝一尺多高的红珊瑚,送给了金兀术,治好了金太婆的病。《红楼梦》中亦有多处对此有记述。第十七回大观园中怡红院内,贾宝玉看“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用的铜镜……旁有“金星玻璃” facing,……上面堆着满满的合色球子……其西则设着大座屏,……右有引泉,……上有茗烟,……架上悬着一柄金西洋自行船,…案上又有一个洋漆填金“海西福郎”式聚锦百花铝瓶,……上面也热闹的插满了菊花……”“贾母等起身,薛姨妈、王夫人争着打发贾母等上轿回去”。第八十八回写道:“一日薛宝钗走到潇湘馆中,看见案上设着个食盒,里面尚有半杯茶,一尝,还是甜香的,又看几上设着个十锦攒盒……”,第九十二回写道:“……紫鹃捧着一个茶盘,盘内放着个茶盏,里面浸着碧绿的茶;两个茶碗;两方手巾;一个小洋漆茶盘,里面两个‘官窑’脱胎盖碗……”。可见在封建王朝的皇宫贵族和“钟鸣鼎食”之家,珊瑚是富、贵、吉、祥的象征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珍品。
现代医学证明,珊瑚中含有大量的碱性物质,是人体必不可少的成分。常用珊瑚制成的珠子、手链、戒指、耳环、手镯、项链等,可调节人体内酸碱平衡,疏通经络、活血化瘀,并有清心、明目、养颜驻容、健脾利湿、去痰、消肿化毒及降血脂等功效。珊瑚制成的微粉剂用于内服,能治虚损劳伤、头晕、目昏、目赤、中风、痰火、惊风、痈肿、疔疮、黄疸、带下、消化不良、慢性胃炎、神疲乏力等症,外用主治喉痹痈疖、金创出血、丹毒、烫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