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的作用是什么?
这个答案写在年初,那时还没有疫情爆发,一切似乎都还正常。我们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便利,吐槽着社会的不公;我们目睹着自然的威力,惊叹于生命的坚强。病毒来袭,每个人都成为历史的见证者。 当我们困守在家,为疫情担忧的时候,有一群人正冲在抗疫前线,他们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英雄——医务人员!
从17年前抗击非典,到今天阻击新冠肺炎,医务人员从来没有缺席。作为普通人,我们除了感动、敬仰,还能做的是保护好自己,不让医务人员为我们担心。 疫情期间,很多人放弃了假期,第一时间返回工作岗位上。对于医生来说,即使是在春节这样的节日,医院也是忙碌的地方。
有人把这次抗击疫情比作一场“硬仗”。 的确如此,病毒来袭,我们的医务人员直面危险,用他们的医者仁心筑起一道防线。 有人不幸被感染,但更多的人安然无恙。这看似平常的安然无恙背后是医务人员的辛勤付出和奉献。
2020年新年贺词中说:“每一个人都是时代的英雄”。 是的,每一个认真生活的人都是时代英雄。 在平凡中坚守,在坚守中不凡,致敬!每一位医务工作者!
胆囊是胆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储存和浓缩胆汁、调节肝胆汁分泌以及分泌黏液的功能。人类胆囊的容积为40~60ml。当人体进食后,食物经胃幽门进入十二指肠,胃和十二指肠的运动及其中的食物和刺激,可反射性地引起胆囊收缩,使其中的胆汁排入十二指肠参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当人体饥饿时,胆囊则因胆总管下端的Oddi括约肌收缩而淤积胆汁,逐渐被浓缩。
过去,人们认为人类的胆囊在解剖和功能上仅仅是储存和浓缩胆汁的场所。最近几十年来的研究表明,胆囊对于维持正常的胆道生理和消化功能起到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胆囊能分泌黏液,这些黏液与来自肝脏的胆汁相混合后,可中和胆汁中的胆盐、脂肪酸等有机酸,保护十二指肠免受这些酸性物质的侵蚀,从而避免发生炎症和溃疡。如果胆囊被切除,则胆汁将呈间断的、足量、含高浓度胆盐的胆汁直接进入十二指肠,易导致十二指肠发生炎症和溃疡。
2、胆囊癌在临床上较为少见,但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且预后较差。通常所说需要预防性切除的胆囊指病变已经发生恶变的胆囊,而非良性的胆囊病变。对于已经发生恶变的胆囊,原则上应该及早切除。
3、有功能的胆囊和胆汁淤积的胆囊在发生胆囊胆盐沉积、去氧胆酸形成方面的研究显示,二者发生这些改变的程度不同,提示有功能的胆囊较之非功能的胆囊的癌变风险要为更低些。有功能和无功能的胆囊的黏膜形态有所不同,提示胆囊的功能和胆汁的流动对于胆囊黏膜的恶变具有显著的作用。动物实验也显示,切除胆囊后其胆道内胆汁酸成分发生显著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