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个月宝宝怎么喂?

况颖冬况颖冬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作为新妈妈,我总结了1条原则6个关键点来喂1岁宝宝,让娃爱吃、长得高、少生病! 很多妈妈说,宝宝8个月之后就进入猛涨期,对营养的需求比前期大很多,可是给宝宝喂饭真的太困难了,宝宝啃不下、嚼不动、吃不完,妈呀,好愁人! 我家宝宝刚满1周岁的时候,也是这种情况,吃奶不吃辅食,我每天都变着花样给他做食物,可他就是不理不睬的,真是急坏我了。后来经过调整,宝宝开始接受辅食,且身体发育得很好。 今天我将分享1个原则+6个关键点,帮助宝妈科学地喂1岁宝宝。 1个原则:由稀到稠、由细到粗、循序渐进 很多家长在喂1岁宝宝的时候,总是急功近利,想让宝宝多吃一些,于是给娃吃很难消化的食物,结果适得其反,伤害了宝宝娇嫩的肠胃。 这个原则告诉我们,宝宝的喂食需遵循一定的规律,由稀到稠、由细到粗,循序渐进,这样才能促进宝宝肠胃蠕动,利于吸收。 6个关键点 ▼要点一:每天饮奶仍很重要(500~700毫升) 1岁的宝宝已经长出磨牙,能够咀嚼较硬的食物,此时宝宝饮食由流质逐渐转变为半流质甚至固体食物,但每天喝奶仍然很重要,最好能达到500-700 mL。 有些家长认为,宝宝1岁了,奶已经没有营养了,喂他喝牛奶等于白搭,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要点二:食物制作精细一点,肉汤、菜粥最好 虽然这时宝宝可以吃块状食物,但牙齿还没有完全长齐,咀嚼能力比较差,所以食物应该做得精致些。比如把蔬菜剁碎后做成菜泥给宝宝食用;把鱼肉、瘦肉剁成肉末,蒸煮熟后拌在米粉里喂给宝宝吃。

对于肉汤、菜粥等易消化食品,可以多吃一点,以补充身体所需营养。

▼要点三:均衡搭配,荤素不限 除了牛奶以外,宝宝每日所需的营养,如碳水化合物(米、面、薯类)、蛋白质(肉类、蛋类、豆类)、脂肪(坚果、植物油)、维生素(新鲜蔬果)等等,都需要均衡摄入。 1岁的宝宝已经开始明白“不吃青菜肚子会疼”的道理,因此家长们不用强迫宝宝吃他不吃的食物,而是尽量做到荤素搭配,提供均衡的营养。

▼要点四:养成刷牙习惯,保护牙齿健康 从6个月起,家长要开始培养宝宝早晚刷牙的良好习惯,从1岁开始,可让宝宝学习用牙膏、牙刷刷牙。 家长还需注意帮宝宝清理口腔,每次喂奶后,用手指蘸清水清洗宝宝的嘴巴和牙龈,清除滞留的奶液和附着的菌斑。

▼要点五:合理添加辅食,少吃多餐 不加盐、不加糖,适量添加矿物质、维生素,如铁、锌、钙等,同时保证优质蛋白(如鱼、蛋、大豆)的摄入,就可以满足1岁宝宝的身体需要。 但需要注意,此时宝宝肠道功能仍然比较弱,不能给宝宝吃过于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及不易消化的食物。 可适当增加食物的品种,少量多次喂食,以增进食欲,但每次最好不要吃得过饱,以免消化不良。

▼要点六:吃动平衡,保持健康体重 1岁宝宝已经能独自坐起了,活动量增大,若此时家长还过度保护宝宝、生怕宝宝累着,那么宝宝很容易出现肥胖。 家长应指导宝宝进行适当的运动,并合理控制零食,避免引起肥胖和其他健康问题。 因为1岁宝宝已萌出恒牙,如果体重超标,可能会导致龋齿。

强琬冰强琬冰优质答主

12个月的宝宝正处于学习咀嚼和适应各种食物的关键阶段,作为家长,要保证宝宝的营养均衡且充分。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循序渐进添加辅食:12个月的宝宝已经习惯了半年的辅食生活,可以在辅食中尝试添加更多种类的食物,如软烂的米饭、面条、蔬菜、水果等。每个孩子适应新食物的时间不同,要有耐心,逐步尝试。

2.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家长应定时定量为宝宝提供营养的辅食,让宝宝逐渐适应并且等待正餐。避免过度溺爱,让宝宝感受到饥饿和饱足感的自然反馈。

3. 学习咀嚼:12个月的宝宝已经长出了一些牙齿,可以为宝宝提供更多可以咬嚼的食物,如脆果、脆蔬菜等,让宝宝学会咀嚼。

4. 鼓励孩子自己吃:锻炼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可以为宝宝准备一些可以轻松抓握的食物,如饼干、水果等,让孩子自己用手抓着吃。这样既能锻炼宝宝的手指灵活性,也能增强自主性。

5. 保持水源充足:保证宝宝每天能够喝足够的热开水,对于加强肠道功能和代谢有很大帮助。同时避免过多的糖水饮料,以保证宝宝的健康发育。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