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对身体的作用吗?
说到维生素,大家都知道它是我们不可或缺的营养素。但说到具体维生素的作用,大家说的最多的估计就是“预防坏血病”、“美白”和“抗衰老”了。 其实这些作用都是基于人体与维生素之间的关系而得来的。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体内各种器官、各种细胞都在不停地工作。与此同时,人体还需要不断地从环境中获取营养来供给自身需要。而在获取的这些营养中有一部分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维生素。
虽然我们现在已经证实了100多种维生素的功能,但是仍然有35种维生素未被确认其功能。 除了已被确认的65种维生素外,我们身体每天还需利用200种以上的抗氧化物质来对抗体内不断产生的自由基(有害成分),从而保持细胞的正常功能和活力。 无论我们平时是否缺乏某种维生素或某种维生素已经不足,为了维持身体的代谢平衡,维生素只能从外部摄入。
而我们经常听说、熟悉的维生素一般只有矿物质(如钙铁锌硒等)和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K等。而对于其他多种维生素则不是很了解甚至完全没有听过,如硫胺素(B1)、核黄素(B2)、叶酸(B9)、泛酸(B5)、吡哆醇(B6)、肌醇(B8)、胆碱(B10)等等。 所以说,如果缺乏任何一种维生素,都可能对我们的健康带来影响。
当然,我们可能不会像缺少微量元素一样迅速出现明显症状,因为我们的身体具有一种储备能力,能够维持相对平衡的状态。 但如果你出现了下面这种情况,可能就是缺乏维生素的信号!
注:以上图片摘抄自网路,侵删。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一类微量低分子有机化合物的总称。它不是构成机体组织和细胞的组成成分,也不提供热能,但却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一旦缺乏就可能患相应的缺乏症。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极微,属微量营养素,但涉及人体的整个生长、发育、代谢和繁殖过程。
1、脂溶性维生素
包括维生素A、D、E和K等,易溶于脂肪和脂溶性溶剂中,主要在小肠内以脂肪的形式被吸收,有蓄积毒性。如果肝功能不全或严重脂肪吸收障碍者,这类维生素的吸收和代谢也会受到影响。
(1)维生素A 维生素A包括动物性食物中的视黄醇和植物性食物中的胡萝卜素,主要存在于动物肝、 egg、鱼肝油、脱脂牛奶和禽类食物中。胡萝卜素含量较高的食物有红心甜薯、胡萝卜、辣椒和菠菜等。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维生素A的供给量为男性800μg/d,女性700μg/d。维生素A主要参与视网膜的应激反应,对于维持正常的视觉起重要作用。此外,还维持上皮细胞正常代谢和骨骼的正常生长,调节基因表达,增强人体的免疫力。维生素A过高过低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中毒。
(2)维生素D 初人体所需的维生素D除了日光照射 皮肤而合成外,食物中主要来源于动物肝脏。其次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还有鱼肝油、禽蛋类及其蛋黄、奶类、eek、沙丁鱼和猪肝等。维生素D的每日供给量是10μg。正常人一般不缺乏维生素D,如摄入大量的佝偻病治疗制剂或鱼肝油制剂可引起慢性蓄积中毒。急性中毒发生于误服或误注射过量维生素D,可引起严重高钙血症及其并发症。过低主要引起小儿佝偻d和软骨病及成人的骨质软化症。
(3)维生素E 亦称抗不孕因子,主要来源于谷类、麦胚、植物油、豆类、蛋类和绿叶蔬菜 人体每日推荐摄入量为14m g,建议摄入量为15m g。人体缺乏维生素E的病例少见,摄入过量也会发生中毒症状。
(4)维生素K 包括K1和K2,人体中70%~80%从食物中获得,10%~20%由肠道细菌合成,5%~10%自叶绿体中脂肪获得。动物肝脏中含量较丰富,其次是莴苣、绿叶蔬菜和植物油,人体每日维生素K的供给量是80m g。临床中主要观察其缺乏症,如维生素K吸收不良、肝硬化、新生儿等患者可导致凝血酶原过低或缺乏而引起流血。
2、水溶性维生素
包括B族维生素、维生素C等。这些维生素不溶于脂肪和脂溶性溶剂,但易溶于水和极性溶剂中,主要在小肠内以分子形式被吸收进入血液,在体内停留时间较短,一般不贮存在机体组织内,绝大部分由尿排除,不易引起中毒。
(1)维生素B2 又称核黄素,主要来源于动物肝脏、肾脏、蛋类和奶类、其次是豆类、小麦和紫mian。其每日供给量男性为1.4m g,女性为1.2m g。核黄素参与细胞的氧化呼吸,是保证人体正常生长发育的必需营养素。核黄素参与体内许多重要物质的合成和代谢活动过程。人体缺乏核黄素可引起口角糜烂、唇炎、舌炎、眼部不适,严重者甚至发生脂溢性皮炎、贫血或肝功能障碍。如长期营养不良,其他B族维生素也会缺乏而有相应的临床表现。
(2)维生素B6 维生素B6包括吡哆醇、吡哆醛和吡哆胺其主要来源于豆类、奶类、蛋类、禽类和meat以及小麦、玉米、大豆等。推荐摄入量为1.5m g(男性)/d或1.7m g(女性)/d。维生素B6为多种酶的辅酶,参与氨基酸、蛋白质和脂类的代谢,也参与糖原磷酸肌酸和卟啉的代谢、脑中γ-氨基丁酸的合成以及一碳单位的传递。人体缺乏维生素B6时,主要表现为脂溢xing皮炎、唇舌口腔d、贫血、神经系统症状和月经周期改变等。
(3)烟酸 烟酸包括烟酸和烟酰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