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尿酸有副作用吗?
从医学的角度来讲,注射破尿酸是有一定的副作用的! 比如:注射部位的皮肤可能出现轻微红肿,通常会在几天后消失;个别人会出现皮肤瘙痒、皮疹,甚至水肿等反应;在注射的部位也可能出现瘀青;少数人在注射后会有发热、头痛、乏力、疲劳的症状,但很快就会消失。
不过,以上这些副作用都是轻微的,也不会持续很久。 相较于破尿酸可能引起的这些副作用而言,由破尿酸造成的长期不良后果则让人担忧许多——它可能会导致关节僵硬、肌肉萎缩,严重者可引起瘫痪。
这是因为破尿酸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无机盐类,注射到人体后可分解为尿酸,随着血液流动,尿酸可能会沉积在四肢末梢及腰骶部的筋膜(即软组织)中,造成筋膜急性炎症反应或慢性炎性病变,使得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导致关节僵硬、肌肉酸痛。 而对于肾脏功能不全或是患有高尿酸血症的人,注射破尿酸后发生副反应的几率更高和更严重。
医生还应详细地为求美者交待注射后的护理事宜以及预防感染等注意事项,这样能最大程度地减少破尿酸导致的副反应。 尽管注射破尿酸可能存在一定风险,但如果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和专业医师进行注射,则能极大地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而在注射后做好预防措施,也能让副作用减到最小。
奥昔嘌醇(别名叫破血尿酸、降酸片)是目前临床常用的一种降低血尿酸的药物。该药口服后在胃肠道内几乎完全吸收,在体内不经过代谢,以原形由肾排出。口服该药后2~4小时血尿酸可降到正常,维持有效血浓度为12~35小时,在肾功能正常的情况下,72小时后患者血尿酸可上升到治疗前水平。所以,临床上常采用一日二次,一次50~100毫克的剂量服用,7天为一疗程。
由于该药几乎全以原形由肾排泄,因此肾功能不全患者在用药时应特别小心。据报道,当肾小球滤过率小于15毫升/分钟时该药的血浆半衰期从20小时延长到82小时。为确保用药安全有效,可采用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的方法,以最小有效剂量进行治疗。同时应用该药应注意观察以下副作用,并采取相应措施:
1、该药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绞痛、腹泻、消化不良、头痛、头晕、睡眠紊乱、血小板减少、药物疹等。
2、个别人的肝细胞酶(SGOT、SGPT、ALP)可升高,继续用药或停药后多可恢复,因此肝功能不正常者用药时应特别注意。对服用利尿剂、磺胺类药物及抗痛风的患者应用该药时要注意假膜性结肠炎的发生。
3、长期用药(服用7个月以上)偶可引起黄疸,一般在停药后2~6周黄疸消失,胆汁郁积亦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