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钠喝了什么作用?
我们平时吃的食盐,其实是由离子形态存在的氯和钠,也就是Na+和Cl-以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的,当人体摄入足量的食盐后,体内的电解质就会达到一个平衡状态。 体内钠钾等阳离子多了,会刺激肾脏和胃肠道,通过肾小球滤过和肠道吸收,将多余的部分排出体外;而体内钙镁等阴离子多了,就会在泌尿道形成结石或者造成心脏麻痹。所以食用大量食盐,实际上会导致身体排出一定量电解质。 而外源性补充氯化钠,其实就是补充了这些离子形态的氯和钠、钾等元素。当身体处于缺水状态时,及时服用含有钠离子的药物可以防止细胞内钾和细胞外钠浓度降低,这对于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和机体渗透压都有重要作用。 除了上述提到的作用之外,还有研究显示,补液中适当加入氯化钠(0.9%)能够减少腹泻相关的脱水和虚脱的发生率,并且有助于患者快速恢复[1]。
不过要注意,如果患者已经出现了高渗性昏迷或休克,那么再补充含钠的药物就可能会使病情进一步恶化,此时应该及时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输液治疗。
氯化钠亦称食盐。为人体所需要钠盐。钠盐是人体的重要成份,可提高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增强胃酸的生成,刺激胃液分泌,促进消化,维持酸碱平衡,调节体内渗透压,保持细胞内、外的水分,促进血液循环等,从而保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人体缺钠会造成恶心、腹泻、心律失常、体弱、乏力甚至虚脱,严重者可因脑缺血而死亡。
但是,过量钠盐的摄入可引起血压升高,加重肾脏负担,诱发心脏病等。
常用规格:注射用为10%水溶液,每安瓿10毫升。口服普通片每片0.5克,微囊缓释片每片0.5克。
不良反应:静脉输注过快时可有恶心、呕吐等胃肠反应。大量注射时可出现高钠血症,表现为心动过速、出汗、呼吸增快,重者可出现发热、酸中毒、血容量增加、血压升高、头痛、心力衰竭等。
禁忌与危害: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肾炎、肾功能不全、肝硬化腹水、高血压及银屑病患者忌用或少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水肿、子痫前期及产后需要补液的产妇禁用。
注意事项:不能皮下或肌内注射,以免造成组织坏死;静脉注射应缓慢,最好稀释后使用;不能与碳酸氢钠混合使用;滴注过程中应观察有无心力衰竭的迹象,以控制滴注速度及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