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做胎教?
胎教,是指对胎儿进行教育训练以促进其生长发育、提高出生后的智商、情商的教育活动,是早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目前国内外关于胎教的文献报道主要集中于实验研究、综述报告以及经验介绍三个层面。 19世纪中叶,英国医生Edwin Smith在观察胎儿的运动时发现,通过母亲触摸腹部能引起胎儿的活动。此后一些医师开始探索用不同手段刺激孕妇腹壁,使胎儿作出相应反应的方法来影响胎儿发育,并称为“胎教”。20世纪初,法国学者将耳声发射技术用于研究新生儿听觉功能,发现出生后数分钟即有听力基础,为“零岁教学”提供了依据[3]。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对胚胎研究的深入,有关专家发现,人类从受孕到分娩过程中,各个阶段都有相应的发育特点,因此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胎教干预,以提高优生优育水平;同时研究发现,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都与孕母及胎儿的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所以实施有效的胎教有利于预防先天畸形和遗传病的发生;大量研究表明,良好的孕期环境可提高出生儿童的智商水平。开展系统的科学的胎教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深入研究。 目前国际上普遍重视对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窒息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但相关临床指南或共识均未涉及此类疾病的孕期预防内容。国内已有不少学者探讨了孕期干预对新生儿期疾病的影响,如徐淑云等[5]研究了孕期营养指导对胎儿宫内生长迟缓患儿预后的远期效果。但由于病例数量较少,缺乏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证据,因此尚须继续加强这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