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素的药理作用是什么?

邹德娟邹德娟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肝素(heparin)又称尿激酶,是一种存在于动物纤维蛋白原中的酸性糖蛋白,有黏性和凝胶特性。 肝素对血液系统的作用有抗凝、止血及促凝血作用;对非血液系统的作用包括抗增殖、抗炎和免疫功能调节等。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肝素主要有两大类: 化学合成肝素:依诺肝素(enoxaparin sodium)、达肝素钠(dalteparin sodium)和那曲肝素钠(naproxen sodium); 多来源的肝素:华法林(warfarin)、鱼肝油酸钠(sodium tilosate)和蛇毒血纤蛋白抑制物(inhibitor of fibrin coagulation in snake venom)等。 在人体中,肝细胞能合成少量的肝素,但合成过程不产生碳水化合物链,故其生物活性很低。外源性的肝素是由胶原刺激皮肤成纤维细胞合成的。在基质成分中,只有硫酸软骨素具有生理活性,所以认为肝素的生理活性部位是含有阴离子的多糖化合物。

1.抗凝与止血 肝素可以阻止凝血因子VIIa(FⅦa)与Ⅷa(FⅧa)与受体结合,从而抑制了Ⅲ、Ⅴ、Ⅺ、Ⅹ和Ⅻ因子的活化和纤维蛋白的形成,起到抗血栓形成和预防脑梗死的作用。肝素还能显著降低家兔和病人出血的时间及失血量,所以对急性消化道溃疡出血也有治疗效果。 2.促进凝血 低浓度的肝素有强烈的促凝血作用,这种促凝血作用的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高剂量的肝素使血浆中抗凝血酶Ⅲ(AT—Ⅲ)的含量升高到正常的5~6倍,而抑制血栓形成的效果则达到顶峰。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应用大量肝素可能增加脑卒中的风险。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应禁用大剂量肝素。

3.其他作用 除了上述功能外,近年还发现肝素有着广泛的抗增殖效应和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可用于肿瘤(如白血病)和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

国缤忆国缤忆优质答主

1、抗凝血作用:1、抗凝血酶III:肝素可与血中抗凝血酶III(ATIII)结合,使之分子上的琉酸根数量增加,构型改变,活性增高100~1000倍,从而使ATIII更容易与凝血因子IIa、IXa、Xa、XIa等迅速结合成为复合物,使之灭活,而发挥抗凝作用。如肝素单独给药,上述血中活性型凝血因子仅被灭活30~50%,抗凝作用仅轻度增高;2、肝素的抗凝作用与抗凝血酶Ⅲ(ATⅢ)有直接关系,分子中-OSO3的多寡与这一亲和力的大小及抗凝活性成正比;3、直接对抗凝血因子Ⅱ、Ⅶ、Ⅸ、Ⅹa及纤维蛋白原;4、增强纤溶酶原的激活而加强纤溶作用。

2、抗血栓形成:肝素可激活血中纤维蛋白溶酶原,使之转为具有活泼纤溶酶,并降低血小板的聚集能力,用肝素治疗期间,血中血小板第3因子的活性及血小板聚集能力可明显降低。

3、抗过敏作用:使肥大细胞颗粒稳定,减少组胺及其他生物活性物质释放;降低血管通透性,抑制激肽活性;增强细胞膜的稳定性。

4、有降血脂作用及促进胆汁分泌作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