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有什么作用?

练玥芙练玥芙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秋主收敛 《黄帝内经》中说,“秋冬养阴”,意思是秋季我们应该滋养收敛之气。从自然规律来说,春夏生发,万物生长;到了夏季,阳气达到顶点,开始走向衰减;进入秋季,阴气开始生发,阳气逐渐消减。所以秋天的主题就是收敛,减少消耗,为冬季的闭藏打好基础。

人体的阳气在春夏之际也是不断生发,到了秋季就应该像花草树木一样开始收敛了,所以养生要顺应天时,《内经》提出“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睡以敛阴,早起以利阳气舒畅,保持人体内阳气的舒展顺畅。

2、秋主养肺 立秋之后气温渐低,早晚温差增大,再加上自然界草木凋零,秋风肃杀,很容易让人产生悲凉伤感之情,因此秋季一定要注意情志调摄,《黄帝内经》中指出,“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魂气,谨道如法,长治百病”,意思是说,我们应当让精神世界充实起来,防止负面情绪滋生,同时,多享受大自然的馈赠,登山远眺,放松身心,都是不错的选择。

另外,中医理论中,肺与秋相应,而五脏之中,肺为娇脏,喜润恶燥,易被病邪侵犯。随着秋季干燥气息的到来,我们应注意对肺部的养护,特别是中老年人,此时机体功能逐渐减退,更容易受到外邪侵袭,因此我们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多吃润肺之品,远离烟尘等刺激性物质,都有助于我们平稳度过这个四季之一。

3、冬寒夏热,秋冬不病 这是中国古人根据自然界变化总结出来的养生之道,意指我们在秋冬季如果不生病的话,那么来年春夏就能少生病。要想做到这点,我们就需要做好御寒保暖,加强运动,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发生。

糜功龙糜功龙优质答主

在春夏两季,自然界为我们贮存了丰富的负氧离子。到了秋天,气候凉爽宜人,人体出汗等消耗减少,消化功能开始增强,可以充分吸收和利用这些营养成分。所以,体质在“金秋”能够得以充实、修复,这段时间,人的工作效率、学习效率、锻炼效率都是非常高的。

从西医的角度来讲,秋高气爽,空气中含氧量高,同时人体新陈代谢也逐渐缓慢下来,所以获得和消耗的氧气都比较充分。加上人们的情绪从夏的“低潮”中走出来,变得开朗而积极,在这样的精神状态下,会更加能调动人体的自我修复功能。

不过,金秋的“黄金时间”并不是一个严格的季节概念,而是因地域、气候和人的体质各异而改变,比如南方就会比北方晚到来一些。王铁栋教授说,具体从时间上讲,一般在处暑到寒露这段时间内,即阳气开始收敛,阴气将要主事的时候;具体从症状上讲,很多人在夏天会出现低热、心烦失眠、腰酸背痛、腹泻等症状,如果到了入秋以后,这些不适消失了,且出现精力充沛、胃口大开、睡眠良好的感觉,说明已经进入“金秋”,应该马上把握时机进行调养强身。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