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皮的皮有什么作用?
1,【性】:黄色系主中宫土,属阳;
2,【味】:微甜;
3,【归经】:入脾胃二经(《汤液本草》);
4,【功效】:补中益气、健脾养胃。 用于脾虚弱,胃下垂,泄泻。 临床常用于治疗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等病症。
5,【应用】: ①治脾虚呕吐:炒扁豆、茯苓、炒山药各15克,陈皮9克。水煎服,每日剂。②治脾虚腹泻:炒扁豆60克,白术15克,茯苓12克。水煎服,每日剂。③治脾阳虚泄泻:炒扁豆60克,干姜10克,党参30克。水煎服,每日剂。 ④治小儿脾虚慢惊:炒扁豆60克,黄芪30克。水煎服,每日剂。⑤治脾虚浮肿:炒扁豆30-60克。水煎汤,加红糖适量服用。⑥治脾虚带下:炒扁豆90克,当归30克,白芍12克。水煎服,每日剂。⑦治糖尿病:生扁豆500克。捣碎,煎煮两次,过滤,浓缩至500毫升。早、晚空腹服15毫升。亦可食用扁豆霜(即连翘)每次10粒。
6,【用量】:6~10克/人/日 注意事项:气滞便结者忌用。
黄皮全身是宝,果皮.皮.根.种子均可入药。中医认为,黄皮性温,味甘微酸,无毒,归肾肺脾经,有消疳积.化痰止咳.除湿气.温中.收敛消滞.理气止痛.杀虫.助消化等功效,适用于腹痛泄泻.消化不良.疝气疼痛.慢性气管炎.慢性胃炎等症治疗。现代研究表明,黄皮皮有类似吴茱萸.小茴香的止痛.散寒.止泻成分。
具体而言,黄皮皮具有止咳平喘.化痰消滞.温中散寒的功效,可治脘腹冷痛.消化不良.气管炎.夜间咳嗽重.支气管哮喘.百日咳.疝气痛等症;根可治疝气.牙痛.胃下垂等症;叶治疟疾有效,种子可止痢。
黄皮皮宜煎汤.熬膏或单吃,用于消化不良或疝气痛时,可与砂仁.木香.青皮等配合水煎服,每次15-30克;治疗胃寒疼痛,可与柿饼炖猪肚吃;治疗支气管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慢性咽炎,可单用本品煎汤或与薄荷.桔梗.甘草等配伍水煎服;黄皮500克,切片,晒干磨粉,用藕粉.白糖加适量开水冲调服食,15克,每日2次,可用于小儿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