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体什么作用?

牧睿怡牧睿怡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抗体(antibody)是生物体对于抗原刺激所发生的有免疫意义的应答反应,由B细胞分化而成,可以识别特定病原体,通过效应T细胞的作用使机体获得对相应病原体的抵抗能力。

1 、什么是抗体,它的生理功能有哪些? 抗体是人体对于病毒、细菌等微生物及其毒素的特异性免疫功能,是由B淋巴细胞(浆细胞)直接产生,通过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发挥功能的。

2 、抗体是如何形成的,其变化规律是怎样的? 只有当病原体入侵人体时,才会诱发抗体的生成。首先,病原体能激发淋巴细胞的增殖和抗体合成;其次,病原体激活补体系统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从而进一步促进抗体的生成。 正常情况下,血清中抗体浓度很低。一旦血液中出现外来异物(如病菌),体液免疫就会立即启动,以清除侵入体内的病原微生物。因此可以说,抗体是具有高度的“防御性”蛋白。在正常状态下,它只能存在于血清中,但一旦被激活,它可以快速透过细胞膜,进入分泌物中。这一过程只需几个小时,即可使抗体达到有效杀灭细菌、病毒的浓度。 当然,作为蛋白质类抗体也有其自身的缺陷:无法长期维持较高的杀菌、杀灭病毒浓度,不能像疫苗那样主动地诱导机体产生抗体。使用药物等方式来刺激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是现阶段预防感染性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3 、人体内是否存在抗体耐受现象,如何引起,有何影响? 由于个体差异性存在,部分人群对于某些病原体可能存在天然免疫力。然而这种现象并非持久,如果遇特殊情况,体内抗体水平会再次下降。值得注意的是,抗体耐受通常与接触病原体频率有关,低频接触可导致抵抗力下降而发生疾病;高频接触可致抗体耐受的发生。

4 、目前临床检测方法主要有哪些,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临床上检测抗体常用的技术主要有免疫荧光技术(immunofluorescence technique,IF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和放射免疫分析法(radioimmunoassay,RIA)。此外还有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ime-resolved fluorimetric immunoassay,TRFIA)、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hemiluminescent immunoassay,CLIA)、微孔板免疫检测法和晶体膜免疫检测法等。这些技术的应用,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

项骥翔项骥翔优质答主

抗体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常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某些物质的含量测定。例如,人如果感染了某种病原生物,人或动物体内产生了相应的抗体,那么,可以应用所感染生物的某种抗原成分(用于临床诊断就叫诊断抗原),采用酶免疫技术就可以检测出这种抗体。如果这种同抗体结合的诊断抗原经过放射性核素标记,就称为放免分析技术。这种技术不仅可以诊断疾病,由于生物体内一些生理成分也是引起自身抗体产生的抗原,因而是也是半抗原,也可以用这类抗原的完全抗原或其类似物为诊断抗原,通过免疫反应原理来定量测定这类生理物质(半抗原)的含量,如对促甲状腺激素含量的放射免疫分析。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