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有几个月亮?
天文学上通常用“月”来称呼地球的卫星,月球是地球上所见天空中体积最大、亮度仅次于太阳的第二光源。因为地球与月球相离很远(大约38.4万千米)所以从地球上看去月亮几乎是一个圆圆的球体。由于月球本身不发光,因此我们看到的月亮都是它被太阳光照射而反射出来的光。由于月球自身物质构成的复杂性以及所处轨道位置的周期性变化和朔望月的存在,使得月球的表面呈现出了阴暗不同的形状区域和颜色深浅的变化。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们对于自然的认知处于一种朦胧的状态。虽然当时的人们还没有完全认识地球及其周围的空间,但是通过长期观察发现,天上的星辰总是有规律地运动着,于是他们根据自身的经验把天上星辰的运动轨迹和地面上的事物结合起来加以分类,并且给它们命名以方便观测和使用,由此就产生了天学和占星术。其中天学属于自然学科范畴,其核心是对宇宙结构的认知;占星术则是出于对自然界不确定因素的认识和对未知事物的推测预测。
古代中国天文学家认为宇宙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构成,这五种元素之间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构成了一个生生不息的世界体系。月球所处的位置恰好处于五行之中的水位之上,而它的形态又是圆弧状,因此中国古代称月球为“水星”或“玉兔”。西方的天文学家则基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等提出的“宇宙论”,即由大地、大气层、太阳、月球等共同组成的一个球形结构来解释宇宙的结构并划分出各个星球所在的位阶顺序,进而将位于第二阶梯且最接近地球的月球命名为“月亮”。 由此可见不管是中国的“水星”还是欧洲的“月亮”其实都是指同一颗行星——月球。
后来到了十七世纪中期,伽利略采用望远镜作为观测工具,重新认识了月球表面的情况。他的研究结果表明月球并不是一个规则的形状而是呈不规则的椭圆形,而且在其表面上分布有大大小小的坑洞。这些新发现打破了人们对月球的认识,同时也引起了人们的思考,那么月球为何会呈现出这种怪异的形状呢?难道说月球并非像人们之前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个完美的球体吗?于是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投身于对月球的研究之中,试图揭开月球的神秘面纱。
进入二十世纪以来,随着航天技术和光学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人类对月球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了。目前天文学界普遍接受的观点是月球是由地球和其他小行星互相碰撞后形成的碎片聚集而成的一颗天然卫星。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并没有找到任何关于月球形成的确切证据或者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