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睡觉有声音吗?
婴儿醒着的时候会有声有息,哭起来更是声色俱厉,可是一旦入睡之后,除了均匀有力的呼吸声,简直可以安静得跟死猪一样。
其实,这正是婴儿睡眠的典型表现:浅睡眠时间长,深睡眠时间短。婴儿离开母体才几个月,身体上还保留很多在子宫时的习惯,比如睡眠状态就很接近他在母体中的“睡眠”状态,处于浅睡眠状态的时间长,而深睡眠的时间很短,并且两种睡眠状态会频繁地交叉、转化。除了呼吸声以外,你很难在他熟睡的时候找到其他的声音,连大一些的孩子常有的梦话、说梦话等声音都很少出现。
不过,仔细观察还是可以听到一点婴儿在睡梦中的声音的。他会在熟睡中忽然发出“呜呜”的声音,慢慢地声音由小变大、“呜”声变得越来越清晰,如果再仔细分辨,你能发现这“呜呜”声原来是类似于“mama”的发音。随着这发音变得越来越清晰,小家伙也差不多要醒过来了。这是有人训练婴儿发音的结果吗?其实不是。如果把所有婴儿的睡眠过程都观察下来,你会发现几乎每个婴儿在熟睡中都有过类似的情况,说明这是他们自身产生的一种现象,跟父母训练发音没有直接关系。
为什么婴儿会在熟睡中发出“妈妈”的声音?我们认为这可能跟语音的储备有关。从几个月开始,婴儿已经有了储存语音的能力。他虽然还不会说话,但是已经能够对父母的发声作出反应了。他会对经常听到的字音(比如妈妈)反复练习发音器官的运动,结果就会在醒着的时候发出“adidi”、“mama”的重复字音,这就是所谓的“牙牙学语”。而在睡梦中发出声音的情况也类似。因为从睡眠的生理过程来看,婴儿在浅睡眠向深睡眠转化的过程中,大脑运动中枢的活动依然很频繁,可能正处于信息处理、贮存和传输的过程,所以对于经常听来的字音,婴儿即便在睡眠中也会不由自主地发出声音,这正是他们学话的开始。有的父母骄傲地告诉我:“我的孩子会在睡梦中叫‘妈妈’了!”其实,这正是所有婴儿都能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