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脑部积液怎么办?
脑积液其实是脑脊液,脑脊液充满在脑室系统内以及包围在脑和脊髓的外周,起到保护、营养、带走代谢产物及维持颅内压等重要作用。
脑脊液是由脑室内的脉络丛产生,然后在脑室系统内循环,最后归入硬脑膜静脉窦,静脉血回流到心脏。在脑内有两个侧脑室、一个第三脑室、一个四脑室,脑脊液就是从两个侧脑室产生后流经第三脑室,再经中脑导水管到第四脑室,然后向下行至脊髓正中孔及侧孔流到脊髓蛛网膜下腔,同时第四脑室向上述三个孔也有上行的脑脊液,所以在脑脊液在脑内有环形流动。脑积水是脑脊液产生与吸收平衡被破坏后产生的,由于过多的脑脊液聚集在脑室内,使脑室不断扩张,形成脑积水。
脑部积液患者最典型的症状就是头部膨大、颅内压增高。婴儿脑积水脑积液的治疗可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类。
非手术治疗
该疗法主要对象为早期诊断的患儿,尤其适于6个月以内婴儿。因婴儿颅骨还没有完全骨化,颅缝仍可扩张,脑室-颅腔可以暂时获得代偿,脑实质损害不是很严重,有自行愈复的可能。因此,对这些患者可考虑先试用非手术治疗。可以给予:1.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0~15mg和20%甘露醇250~500ml,连用4~6天,停3~4天再用,反复应用4~6个疗程观察疗效。2.针灸治疗。3.中药治疗。4.穿刺放液减压。穿刺分脑室穿刺和头皮浅表腔隙穿刺,穿刺抽液减压1~3天一次,抽液量一次不超过150ml;同时应于抽放脑脊液同时静脉滴注甘露醇与地塞米松,并积极治疗引起脑积水的原发病变。经上述非手术疗法3~6个月治疗无效者,应尽早考虑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