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满月长牙怎么回事?
婴儿满月就长牙,家长们不必过多担心,长牙的个体差异很大,有的生后不久就开始长牙,有的宝宝则要六七个月才萌出第一颗乳牙。长牙早表明宝宝生长发育良好,而且宝宝有足够的母奶营养。
有的宝宝已11个月了还没长出1颗牙,家长更不必担心。因为出牙时间早晚与钙和磷的代谢关系不太明显。出牙快慢、先后顺序与其他因素有关系。宝宝的牙齿是在母体内发育的。
妈妈在怀孕五六个月时就应补充营养,使宝宝牙齿发育所需的营养得到满足,这样出牙快且整齐。如果母体内缺钙,那么宝宝牙齿的骨化就受到影响,牙齿出牙就推迟了,甚至会患佝偻病。
不过,宝宝长得太早,也是不正常的。如果宝宝满月后就长出牙来,妈妈就要考虑是否给宝宝加了蛋黄过早或添加了其他辅食。宝宝4个月以前只能母乳或配方奶喂养,4个月后再逐渐添加蛋黄和鱼、菜、肉泥等,这样对牙齿的好与坏没有影响。如果太早地让宝宝进食固体化辅食,就会导致牙齿过早萌出,出现牙釉质不好,更谈不上坚固了。
有的宝宝出牙晚,是内分泌系统或遗传方面有了问题。如果宝宝虽是10、11个月才出牙,但1岁以内出第1颗牙都属正常范围。如果发现宝宝各项生均正常,家长则不妨等等再让宝宝看病或检查。一般8个月以下的宝宝,如果长时间延迟出牙,则要及时带宝宝看病,8个月以上的宝宝,如果有出牙能力迟到1岁的宝宝,就要请医生检查。
婴儿长牙的顺序
长牙顺序原则上是与牙齿的编号相同,但可能会出现例外,例如门牙牙尖可能出现外出时间较为先后的情况。
牙胚萌出前,中切牙之间的上部颚骨会发生吸收,使上下门牙有一定程度的错位或重叠,称为乳牙萌出错位。当牙齿萌出时,这种错位或重叠就会消失。但是,如果这种错位长期不消失,反而会影响上下门牙的正常咬合关系,就必须请牙科医师矫正治疗了。
牙胚萌出时,颌骨骨化的位置会有凹陷,形成牙龋,使乳牙容易嵌入粘膜下。如果牙冠凸出部分过分,就会使局部粘膜反复受刺激,产生黏膜肿痛等现象,严重时还可能引起黏膜破坏发炎,医学上称为“细菌溃疡”,这种情况就要请牙科医生治疗了。
在乳牙萌出前,妈妈可用浸湿棉花的手蘸婴儿洁牙乳擦磨婴儿的牙刷,轻轻摩擦牙槽颌面,这样不但不会损伤牙槽,而且有按摩牙床的作用,可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使牙齿萌出更为顺利。
如果家长事先考虑到婴儿可能牙龈会不舒服,可在每次喂奶的间隙用纱布沾温水擦拭婴儿的牙龈。千万不要用牙签去清理牙齿,因为婴儿的牙齿刚长出来,还非常嫩和软,用牙签会弄伤牙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