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位的作用是什么?

单于凡俊单于凡俊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防止错误操作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举个例子说明:在编辑excel文件的时候,不小心删除了某一行,如果保存并关闭,再打开文件就只能看到删除的那一行了,这一行就被删除了;但如果按crtl+z撤销操作,即可还原删除的各行。这里就利用了快捷键crtl+z实现了“恢复”的操作,而其原理就是利用了操作系统对于最近的操作进行缓存的原理,也就是所谓的“撤销”操作。 而如果你误删了一整列,可能就要利用ctrl+a全选然后del删除,这样的操作就不能逆转了(除非你及时备份了),就是因为缺少了“撤销”功能导致的。因此说,通过键盘操作时,有“撤销”功能的键盘比没有该功能的键盘要重要得多!!! 2,确定已正确完成操作的确认 按下ctrl+s或鼠标点击保存,是否真的已经将修改过的内容保存到磁盘上?如果没有这一步的操作可能你就无法挽回你的修改了;同理,如果要对编辑的内容进行批量删除/替换等操作,需要按下shift+f3/f4,此时弹出对话框,询问你是否执行该操作,如果不看好这个提示而点了取消,那么之前的所有操作都将白费力气!!!所以说,在输入和编辑过程中,适时地“保存”和“确认”非常重要,这些操作能够帮你避免大量的重复性劳动——要知道,很多时候,浪费时间最大的地方在于由于操作失误导致的工作循环。

陆添崃陆添崃优质答主

复位的作用是将处理器的各个部件都初始化,使系统从头开始运行。比如将PC指针指向存放引导程序的起始地址,这样系统加电后就开始执行引导程序。

如果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产生异常或故障,例如处理器执行了非法指令,数据存取地址越界等,处理这些异常或故障的过程就是中断处理。处理器在中断处理的过程中也需首先将程序计数器PC恢复初值,即转入存放异常或中断处理程序的地方执行。

嵌入式系统的复位电路相当于普通计算机系统的开关键,当复位信号有效时,系统开始工作;当复位信号无效时,系统停止工作。ARM处理器需要两个独立的复位信号进行复位,分别称为主要复位和次要复位。主要复位信号通常又称为系统复位,用于对整个系统或整个芯片进行复位;次要复位信号通常也称为核心复位,主要针对处理器内核进行复位。在通常情况下,只要一个复位信号有效,整个系统就会复位,所以一般在实际使用时,主要复位信号和次要复位信号用同一根信号线完成。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