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粪便有什么作用?
在自然状态下,野生的鹅群会自己寻找食物、筑巢、繁殖,而家养的鹅则是以人类为依赖,吃人类所提供的东西。因此人类的出现改变了鹅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性。 家养鹅以动物性饲料为主,植物性饲料为辅。
1.蛋白质的作用 众所周知,蛋白质是组成人体一切细胞和组织的重要成分,是机体维持正常代谢、完成生理功能必需的物资,也是形成抗体和抗原物质、营养免疫细胞、修复受损组织及器官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体内合成酶类(如蛋白酶)、激素类物质以及维生素的主要原料。 而鹅的日粮中蛋白质含量根据鹅的不同生长阶段,有所不同。刚出生的小鹅消化能力差,如果蛋白质的含量过高,那么就会难以消化,造成浪费,而且会影响肠道菌群的形成,从而影响免疫功能。所以1周内的雏鹅蛋白质含量不宜过多,应控制在20%以下。随着雏鹅的生长,可逐渐增加蛋白质含量,但是最高也不宜超过25%。 成年鹅对蛋白质的需求量高于雏鹅,而且蛋白质在体内不能分解成单糖,必须经氨基酸转化后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因此如果供给过量的蛋白质,则会加重肝脏的负担导致中毒。
2.脂肪的作用 脂肪是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之一。脂肪还能够滋润皮肤、黏合伤口、抗菌消炎、调节体温、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等。 但是脂肪摄入过多则会产生不良反应,如消化不良、腹泻、肥胖等。因为鹅的消化道短,而且胃酸分泌不足,因此对脂肪的利用率较低,若摄入过多的脂肪,很容易发生消化不良的现象。所以给鹅喂食的饲料中要严格控制油脂的含量。
3.矿物质的作用 矿物质又称无机盐,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具有金属感觉,有氧化、还原作用,参与机体新陈代谢过程。虽然矿物质无法被消化液溶解而被直接吸收,但是可以通过改变细胞的通透性,使细胞内外离子浓度产生差别而传递电信号,进而激活一系列生化反应。同时,它还是形成血液和骨骼的必要成分,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根据《畜禽饲养标准》的规定,不同阶段的鹅对矿物质的需求量存在差异。例如钙的摄入量为:雏鹅7日龄至4月龄,每千克体重摄入量为160毫克;钙的适宜摄入量应为每千克体重280毫克,最大耐受量每千克体重320毫克。
1、鹅粪便怎样养殖蚯蚓
用鹅(或其他禽类)粪养殖蚯蚓,可获得优质高效,又可处理禽类粪便,变废为宝,清洁环境。其方法如下:
选择蚯蚓。养蚯蚓的种类以地龙为好。地龙又叫曲鳝、吴钻,属环节动物门、寡毛纲、蛭目、颤蚓科,是分布很广的土生蚯蚓。它营养价值高,鲜蚯蚓中蛋白质含量达70%左右;繁殖容易,一般在温度为20—28℃时最为活跃,每天吃本身重量的5—7倍的食物,繁殖速度也很快。适于养地龙的条件很宽,但以养黄鳝、泥鳅所用的池塘,或水田最好。在农家,也可以在房子旁边挖一深2尺、宽5尺、长10尺的池子作蚓池。
池子筑好后,要施足基肥,一般每亩均匀铺上1000—1500斤腐熟人畜粪及淤泥的混合物。然后每亩施上100斤饼肥,饼肥要先磨浆,再与200—300斤泥浆混和均匀后撒在池内,作为诱饵,最后每亩移进20万条蚯蚓种。此后,每隔5—7天,每亩可铺30担晒干的禽类粪便,再撒上一层麦麸、米糠(每亩150斤),浇上100—150斤稀释人畜粪便水,以保持池面潮湿。池面要经常撒一层土杂肥,并盖上稻草,防烈日晒。
采收蚯蚓。蚯蚓在温度20—25℃时放养好,一般在3月放养,12月前可采收完毕。每隔7—10天采收1次,可用“光诱”“堆沤”“湿吸”“粘取”等方法采收,产茧多时,可适当多留作繁殖用。
2、鹅粪如何制作肥料
(1)发酵后施用 鹅粪贮存时容易产生大量的氨,使自身腐臭,失去肥效,所以不宜久存。施用时也必须经过充分的腐熟发酵,在大棚内同样需要充分发酵后施用。一般亩施1000-1500公斤。菜田施用时须将干鹅粪浸入水中约10分钟,使部分虫卵和杂草种子被水浸泡后失去萌发力,以减少因施用粪肥而在菜田带来田间杂草和病虫害;同时,水润湿干粪便于与土壤混匀,减少烧根。
(2)高温季节施用为充分发挥它的肥效,宜在高温季节施用最好。在春季气温回升后,蒸发量较大,施用腐熟的干粪不致造成土壤通气孔隙大量堵塞,同时土壤温度较高和各种微生物活动较旺盛,施入的干粪能较快分解,被作物吸收利用。而在初秋和晚秋气温较高,蒸发量也较大,干粪施用后也能较快与土壤混匀和腐熟,被吸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