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鼻子不通怎么办?
小儿鼻腔短而小,鼻道窄,血管丰富,与成人相比更容易发生炎症,致使孩子感冒后经常出现鼻塞,吃奶时前囟处跳动比较明显,不哺乳时张口呼吸,家长用手捏鼻翼,孩子常有躲避或哭闹的现象。 对此,可采取以下方法:
用母奶点鼻。孩子鼻塞严重但精神还好时,可取母亲的纯奶滴1~2滴在孩子的鼻腔中,让孩子自动排出鼻内分泌物。
温热毛巾敷。将干净的毛巾用温热水浸湿后,拧干,敷在孩子的鼻部,利用热气使鼻腔内分泌物流出。另外,孩子在洗完热水澡后,浴室中比较闷热,让孩子在里面多逗留一会儿,也能起到类似上述方法的作用。
药物滴鼻。采用正规厂家出品的医用石蜡油或鼻泪管冲洗液等浓度接近母奶的渗 透压的高渗溶液,滴1-2滴在孩子的鼻腔中,5~10分钟后孩子自动排出鼻内分泌物。如果孩子鼻塞较重且伴有频繁的咳嗽,可遵医嘱滴用含麻黄碱的滴鼻液,每侧鼻孔滴1~2滴,滴完后让孩子平仰位,保持5分钟,然后坐起,使鼻腔分泌物排出。
母乳雾化。把母奶滴在雾化器中,让雾化的母奶进入孩子的鼻腔。雾化的母奶微粒小,浓度高,作用时间长,而且能均匀地涂抹于鼻腔深处黏膜,效果较好。
中药外用。鼻炎康片研成细末,取适量,用母奶或纯净水调匀后滴鼻。每次1~2滴、滴入后轻轻揉搓鼻翼2~3分钟。若孩子鼻塞很重,可用棉丝蘸药液后,深入鼻腔,轻轻拭擦。
用刺激物探鼻。如果上述方法无效,可用少许冰片或薄荷脑,研成粉末后滴水调匀,用消毒的棉丝或棉签蘸该药液后送入一侧鼻孔中,使孩子打喷嚏,排出鼻内分泌物,达到通畅的目的。但这种刺激一定要适度,避免过渡刺激,引起孩子哭吵,损伤黏膜。
需要提醒的是,小婴儿千万不要用减充血剂(如呋麻滴鼻液)滴鼻。因小婴儿对1%酚、0.5%麻黄碱具有高度敏感性,通过薄的鼻黏膜吸收后易发生中毒而导致心律失常或多汗等。